物聯網項目-農耕篇 IOT Projects
- kas068
- 2021年9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10月4日
Intelligent Data Factory 一直致力於自動化工序和採集數據。從與永霖花園合作開始,我們得以獲得經驗及了解農業上的知識,並研發農耕上應用的程式。在農耕上擁有更多經驗的同時,我們也在研發物聯網的其他應用場景。以下為過往項目的簡介。
永霖花園 Wing Lam Garden
永霖水耕菜場成立於2016年,總面積超過七萬餘呎。菜場種植和售賣的蔬菜均是百分之一百本地種植。
我們在水耕裝置中安置的傳感器(溫濕度,肥料濃度等),會將數據每數分鐘發送我到我們的服務器,及發到可將數據視像化的平台,讓工作人員能更容易了解數據意義。

其中的數據包括了土壤溫濕度。

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Tin Shui Wai Catholic Primary School)

該小學除了農田,還新增了魚菜共生的設施和溫室。我們也在這三類種植環境安裝了感測器,進行雲端數據收集。
學生可以隨時在手機/平板上看到實時數據。學校都以此舉辦了關於STEM的活動。
完成此項目後,我們也對更多感測器更熟悉,包括pH度,二氧化碳濃度等,能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數據。
我們近期在新界喇沙中學 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ew Territories 提供感測器和管理數據的服務,同時向中六同學傳授了兩期的STEM課程。

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Po Leung Kuk Jockey Club Tai Tong
我們也參與了大棠渡假村的實時感測系統,以感測器量度土壤及環境的數據變化 。

渡假村裡空氣感測器的數據顯示,其中包括二氧化碳濃度,氣壓和光照度:

香港濕地公園 The Hong Kong Wetland Park
這個項目對我們來說是相當的挑戰和突破,除了獲取感測器數據,我們要以手機開關或在特定情況下自動控制遮光棚和風扇。公園的設施相較於以往使用的儀器更大型,需要的電力/電壓也更高,造成了不少新的難題。
最後我們成功研發系統,讓客戶能在手機控制溫室裡的設施,和管理更多的的數據(例如圖片)。其他功能亦包括根據天文台的數據作出調整和在程式裡通知客戶。

待續
留言